手机端
当前位置:首页 > 历史趣闻 > 正文

抗倭战史奇闻:大明戚继光巧用竹竿大败日寇

戚继光(1528年11月12日-1588年1月5日),字元敬,号南塘,晚号孟诸,卒谥武毅。汉族,祖籍河南卫辉,后迁安徽定远,生于山东微山。明朝杰出的军事家、书法家、诗人、民族英雄。 戚继光在东南沿海抗

  戚继光(1528年11月12日-1588年1月5日),字元敬,号南塘,晚号孟诸,卒谥武毅。汉族,祖籍河南卫辉,后迁安徽定远,生于山东微山。明朝杰出的军事家、书法家、诗人、民族英雄。

  戚继光在东南沿海抗击倭寇十余年,扫平了多年为虐沿海的倭患,确保了沿海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;后又在北方抗击蒙古部族内犯十余年,保卫了北部疆域的安全,促进了蒙汉民族的和平发展,写下了十八卷本《纪效新书》和十四卷本《练兵实纪》等著名兵书,还有《止止堂集》及在各个不同历史时期呈报朝廷的奏疏和修议。

  同时,戚继光又是一位杰出的兵器专家和军事工程家,他改造、发明了各种火攻武器;他建造的大小战船、战,使明军水路装备优于敌人;他富有创造性的在长城上修建空心敌台,进可攻退可守,是极具特色的军事工程。

  戚家军嘉靖三十八年(1559年)成军于浙江义乌,总兵力四千人,主力是义乌东阳的农民和矿工。戚家军因为戚继光从而得名,是明朝的一支很有名气的军队,戚家军赖以成名的,是严明的军纪,职业化的训练水平,东亚先进的装备,百战百胜的战绩和高达十余万级的斩级记录

  明朝嘉靖年间,倭寇经常从海边上岸杀人放火。他们每次上岸抢掠的时候,手里都拿着倭刀,见啥砍啥。戚继光了解清楚之后,就叫士兵和百姓沿着江边挖了三道壕沟,又叫他们砍了很多又粗又长的竹竿,竿头削得锋快,个个拿着竹竿操练刺杀。

  某天,倭寇又来了,船一靠岸,他们就大吼大叫舞着倭刀冲杀过来。等他们冲到壕沟跟前,戚继光把旗子一扬,士兵和百姓们举着竹竿朝倭寇就刺,碰到胸膛刺胸膛,碰到脸刺脸,碰到喉咙刺喉咙。把倭寇刺得哇哇乱叫,慌忙拿倭刀招架。竹竿长,刺得到倭寇,倭刀短,只能砍到竹竿,砍不到人。因此,有的倭寇被刺死了,有的倭刀卷了口,竹竿也越来越短了。这时,戚继光把旗子一摇,壕沟里的人跳出来直往后跑,倭寇当是他们打败了,就在后面追,追到第二道壕沟跟前,沟里又伸出一排竹竿照着倭寇就刺,又刺死了一批倭寇。二道沟里人又往后跑,倭寇还跟着追,追到第三道壕沟时,戚继光领的一队人,老早换上新竹竿等着了。倭寇被打得越来越不行了,想回头逃跑,戚继光把旗子一摇,两队人一齐上,把倭寇围在当中,转着圈子往里刺,最后把倭寇都刺死了,倭寇的尸首也没人收,戚继光叫人就地埋了,堆起了一个坟,叫“倭子坟”。这个消息传到小岛上,余下的倭寇吓得连夜逃走,再也不敢来行凶作恶了。

  后来,浮桥一带的老百姓为了纪念戚继光,在特殊的节日,总有一队人头扎两色彩巾,手执长竹竿,走在出会队伍前边,威风凛凛,活像当年刺倭寇的样子。

历史趣闻相关